[br] 当空气制冷循环在不考虑回热前提下,作为空调使用时,换热器(4)出口温度T1与换热器(2)出口温度T3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即$T=T3-T1至少应有(1525)bC才能满足空调工况。因此,采用单一低沸点工质时,空气制冷循环的COP值不会很高。反之,采用单一高沸点工质时,由于膨胀功显著下降,又难于与蒸气压缩式系统相媲美。为此,作者将着重讨论由一低沸点工质和一高沸点工质组成的二元非共沸工质应用于简单空气制冷循环的性能。[br] 循环压缩功和膨胀功的改变相对于制冷量的变化要小得多,因此制冷系数COP值出现明显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当40CO2和60nC4H10组成制冷工质对时,其单位制冷量远远高于其它组分组成的制冷量值,因此其循环性能COP最大。根据分析计算表明:在前述计算条件下,其COP可达到413(一般制冷空调器的COP约为3左右)。[br] 示出CO2与nC4H10组成混合工质对时,当阻燃气体含量过高时,虽然安全性更好,但单位质量制冷(热)量过小,制冷效率低下,因而在相同制冷(热)量下,使设备庞大,几种不同组成混合天然工质的性能工质对组分对COP的影响投资增加。当CO2含量过少(100)时,虽然从理论上可以获得更高的COP值,但由此将加剧温度滑移以及压缩机湿压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阻燃气体(N2,CO2)一般控制在30P为宜。[br] 温度滑移问题的对策多元非共沸物两相制冷循环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温度滑移,两相流体在闭式流程中很容易发生气、液分离。因此,前述流程装置中一旦在蒸发
换热器以及管路中积聚部分液体组分与沸点的关系时,那末,根据相平衡原理部分高沸点凝液有可能始终无法汽化,从而使循环组分发生改变,制冷温度产生明显的变异,甚至达不到制冷效果或产生意想不到的故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种对策:(1)装置结构上尽可能减少发生气液两相分离空间,膨胀机采用高压进入封闭壳体,这样即使带入少量液体,也可以吸收内置式电动机热量后被汽化;膨胀后低温两相流体直接从导管引出,保证两相流体在系统中始终维持足够高的流速。[br] (2)在选择工质对和组分比例时避免一味追求理论上的最高能效比,适当牺牲一点COP值,以保证压缩机进出口和膨胀机进口不出现两相工况为原则。 [br]